

11月5日,美国国务院突然跳出来喊话:“中国台北必须被允许‘充分且平等’参与明年APEC会议。”这话说得冠冕堂皇,却像极了班里最会捣乱的插班生——明明班规写得清清楚楚“非本班学生不得主导活动”,偏要扯着嗓子喊“某某同学该坐主桌”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就戳破窗户纸:“一个中国原则是政治前提,这是明确且坚定的。”美国这波操作,表面是替台湾地区“争权益”,实则是把APEC当政治工具,妄图给台湾地区套上“准国家”马甲。
要批驳这出闹剧,得先理清三个关键问题:台湾地区在APEC的“身份”到底是什么?美国的话违反了哪些规则?我们该怎么反制?
一、台湾地区在APEC的“身份”:写进规则的“地区经济体”,不是“国家”
APEC的规则白纸黑字写着:成员是“经济体”(Economy),不是主权国家。1991年中国加入APEC时,就明确台湾地区以“中华台北”(Chinese Taipei)名义作为“地区经济体”参与,这一安排写入《APEC谅解备忘录》,是中国台北参与APEC的“出生证”。
过去30多年,台湾地区的参与始终框定在这个框架里:没有单独的席位,不能签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,发言顺序排在“中国”之后——这些都是“地区经济体”的标配。比如2001年上海APEC,台湾地区代表坐在“中国台北”名牌后,发言时称“我们是中国台北”;2014年北京APEC,台湾地区领导人连入场券都没拿到,只能派代表以“特邀嘉宾”身份列席。
美国现在喊“充分且平等”,本质是想撕毁这张“出生证”。可APEC的规则不是美国家开的“过家家”——中国提出2026年主办APEC时,美方自己都在确认函里写明“中国台北以地区经济体参与”。如今翻脸不认账,不是“维护规则”,是“破坏规则”。
二、美国的“双标戏码”:嘴上说“一个中国”,手里玩“一中一台”
美国国务院这波声明,暴露了其“一中政策”的虚伪性。
一方面,美国口口声声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”“不支持台独”,另一方面却在APEC问题上搞“小九九”。2018年,美国曾试图推动台湾地区以“非国家身份”参与WTO改革,被中方严正驳斥;2022年,美国国务院官员私下鼓吹“台湾地区应在国际组织中提升能见度”,被中国外交部警告“停止干涉内政”。
这次更离谱:美国声称“符合APEC指导方针”,但APEC的指导方针里哪条写了“地区经济体要‘充分且平等’”?所谓“既定惯例”,明明是中国台北以“中华台北”名义低调参与,美国非要曲解成“应该获得更多权利”。这就好比小区物业规定“访客只能登记后进入”,美国偏要喊“访客该有业主同等权限”——规则是死的,双标是活的。
更讽刺的是,美国自己都不把台湾地区当“国家”。去年蔡英文窜美,美国国务院官网仍标注“中华台北”;今年台湾地区申请加入CPTPP,美国嘴上“支持”,实际连个联署都不敢。现在在APEC上装“卫道士”,不过是拿台湾地区当棋子,给中国制造麻烦。
三、如何反制?既要“硬刚”规则,也要“软巧”破局
面对美国的无理指责,中国既要守住底线,也要讲究策略,让美国的“小动作”无处发力。
第一,用APEC规则“打脸”美国。APEC的《谅解备忘录》和历次领导人宣言,都明确台湾地区是“地区经济体”。我们可以把相关文件汇编成册,提交APEC秘书处,让所有成员看清:美国所谓的“充分平等”,根本是违反既有规则的胡搅蛮缠。2014年北京APEC,中国正是用规则挡住了台湾地区领导人参会的企图,这次同样可以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”。
第二,强化“中国台北”的非主权属性。台湾地区参与APEC的所有文件、场合,必须突出“中国台北”前缀,强调其“地区经济体”身份。比如明年会议期间,所有涉及台湾的标识、发言、资料,都要明确标注“中国台北(地区经济体)”,让“一中”原则可视化,让美国的“去中国化”图谋破产。
第三,争取多数成员支持。APEC有21个成员,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。我们可以提前与东盟等成员沟通,揭露美国“借APEC搞分裂”的本质。去年斐济、印尼等国就公开反对美国在APEC涉台问题上的挑衅,2026年是我们的主场,我们完全可以拉更多国家站出来,让美国成为“孤家寡人”。
四、台湾地区的APEC座位,容不下美国的“政治野心”
美国在APEC涉台问题上的挑事,本质是想把台湾地区从“地区经济体”炒成“准国家”,为其“以台制华”战略服务。但APEC的规则是铁,一个中国原则是钢,美国的“小动作”再花哨,也翻不过这两座大山。
中国台北参与APEC的“充分且平等”,从来不是美国定义的,而是中国主权和国际规则赋予的。明年APEC会议上,台湾地区的“中华台北”名牌会端端正正挂在“地区经济体”区域,而美国的无理指责,终将沦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笑谈。
易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